随着保鲜技术和加工技术的发展,冷链配送物流的普及,中餐厅开始使用预制菜。预制菜即保持了中餐色香味,又能让菜肴有锅气。在北美餐厅和家庭食用预制菜是常见的模式。
中餐预制菜走进了西人的家庭是趋势,潜力比大陆市场更大,原因有三:其一中餐对于很多西人来说无法在家制作,其二市场竞争少,其三中餐是外来食品,西人不像华人对中餐挑剔。
中餐想要出海,需要解决几个痛点:建立中央中央厨房;让投资者(不懂中餐菜肴烹调的人)能够加入这个行业;标注产品热量及过敏源等。(西方人对很多东西过敏,面粉、花生、芝麻、海鲜等。)
美国Elfsys 灵思水培科技创始人 倪嘉宇 Jason Ni 分享主要内容:
中餐出海,蔬菜的价格体系、蔬菜的品类以及消费者习惯的问题。以大家熟悉的一个上海青举例,美国批发价是中国的23倍。蔬菜成本价格80%是供应链中间成本(distribution cost)其中高达50%的鲜蔬在链条中被丢弃,而餐厅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清洗、准备蔬菜、去除菜品受损的部分,损耗极大。
通过水培在本地生产大量的新鲜蔬菜,不受气候及地域的限制,可以通过水培及信息化提高种植的效率,以更短的运输、更少的仓储、不依赖昂贵的冷链、在室内农场到餐厅直接的供应模式、降低损耗、节省清洗人工,降本增效。
在美国蔬菜品类即使一样的物种和中国差距较大。受到蔬菜供应量和品类限制,菜单的蔬菜相关菜品上需要花大功夫设计。美国人饮食主题是健康餐饮。他们对蔬菜的新鲜以及无公害的要求非常高,愿意支付额外的溢价去购买有机蔬菜,我们要考虑本土化的创新以满足这个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和饮食风潮去获取更高的溢价。
CTC餐树咨询14年来一直深耕各行业的出海道路,赋能了3,000多家中小微企业走出去,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组织了500多个公务商务团体,去海外进行市场考察,走过三十几个国家及核心城市,重复走访当地企业积极布局出海路线,一个核心城市多达十余次的往返。
世界观的匮乏是由于地理知识的匮乏,路走多了,你才能平视世界,真正的要走到那里去,看他是高原还是平原,马云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该是我们行万里路的时候。
中餐出海,最重要的是和我们一起走出国门。
加拿大人口刚刚突破了4,000万,其中增长的96%来自移民,多族裔的移民:白裔,那更多的是来自亚洲、非洲、中东等等。加拿大的华裔现在目前占到了171万多,加上留学生应该有200多万。多伦多有68万的华裔,人口占比11%的一个比例,温哥华的华裔是51万,但是他的占比更高。中餐主要是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还有卡尔加里。
加拿大的家庭人口收入以家庭为主的人口占据到1,000余万,有孩子这些家庭占到了41%,疫情之后的家庭平均税后收入也增长了快10%。
加拿大餐饮最新的数据,2023年餐饮的数据加饮品类已经达到近800亿,乘以5就是我们人民币的一个营收。我们餐饮个加拿大和北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缺人才,其次是食材成本的提高和人力成本提高(例如包小笼包的技术工,墨西哥人要30美金/小时)。
加拿大的就餐习惯而言,在所有的受调查的人中95%的人都会以家庭美食为主餐厅去吃饭,79%的人会去快餐厅吃饭,到商场里面开的美食城有77%,去夜店和酒吧的大概在57%。
我认为中餐出海到北美需要考量几个部分:
中餐出海供应链先行,供应链一定要遵守本地的食品要求建立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找到合适的食材和设备。供应链还需考虑季节性和可持续性,本地的交通运输。不要过度依赖国际供应商;
要及时的适应本地市场和消费,对这个主流市场以及多族裔市场了解;
建立本地团队,例如西少爷,能够把两个团队(本体员工和国内员工)的优势能够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基于北美,服务北美的团队;
总公司能够成立一个海外发展部,有专人专项专款,为当地特别去生产和研发一些产品,能够克服时差,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建立能够及时反映、及时支持的团队。重视员工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并严格遵守劳动法规;
产品研发需要提供多元文化的菜单选择;
品牌营销,中餐出海是一个重新创业,品牌故事要与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相符合;
选择加盟商需要多方位考量,一个长期发展的策略;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到底能够用多少时间、多少的精力和多少钱投入到这个市场当中来,真正的投入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起点资本&Kitchen Lab创始人 查立 分享主要内容:
除了高科技互联网公司以外,另外一个市场还没有被完全发掘,如果能够把中国品牌包括带到海外即是减缓在国内的内卷又是一个更大的蓝海。
在海外开个餐厅很简单,10年20年开了20家30家也不稀奇,但是如果把一个餐厅能够花5年时间做到上市,这个大概就需要新的方法。海外除了熊猫餐厅以外就没有第二家大的中餐的连锁品牌,怎么来获取这个更大的全球市场市场,在餐饮行业里面做成一家伟大的公司需要有一个生态环境。
企业要出海不是简单的去开一家店,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法律的体系、人才的体系、语言文化。出海是作为一个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蓝海并不是说你进去你就能成功。有了战略以后,一步一步该走的需要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的餐饮连锁我觉得还是有蛮大的机会,第一家在海外超过1万家店的中餐品牌,我觉得这是很激动人心。